中国煤炭报记者 王丽丽
“煤炭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,行业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相对较低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原副校长姜耀东说。
据不完全分析,从学历和职称结构看,在煤矿采掘一线工人中,本科以上人员占3.04%,专科及以上人员占14.17%,具有高级技师、技师等级证书的工人占比为2.62%;一线管理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比达到53.22%,但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占比仅有1.47%。
从年龄结构看,一线管理人员中,41岁及以上人员占比为46.72%;一线工人中,51岁以上人员占比为14.77%,41岁及以上人员占比为55.6%。老矿区、老企业职工老龄化问题更加凸显。例如,龙煤集团51岁以上采掘工人占比为47.52%,41岁以上采掘工人占比达86.95%;川煤集团51岁以上采掘工人占比为22.59%,41岁以上采掘工人占比达86.76%。
姜耀东表示,今后一个时期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人民就业观念发生改变,煤炭行业就业吸引力不足,招工难、招生难、人才流失、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将更加突出,严重制约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他建议,支持煤炭行业健全高等教育、学历教育、专业学习、岗位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,系统有序开展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;支持和鼓励煤炭企业与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定向联合培养模式,实行“入企先入校,招工变招生,校企双师订单式培养”的人才培养方式,丰富行业人才储备库;对高层次科研人才、煤炭行业紧缺的工程技术人才实行政策倾斜,纳入地方人才引进补贴范围,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;完善煤矿采掘一线职工收入政策,提高一线从业职工岗位津贴和加班补贴,吸引人才向采掘一线流动。